Page 540 - 唯識藏_20
P. 540
無罪。 應而轉」等者,此中意,以能除染故,得極安穩成辨之道,適悅自體而與相應,故名 「云何心一境性」,第三。 ,護養定等,即初中頌所列者是。「云何護養」,即第一;「云何遠離」,即第二; 解了。此癡行者聞涅槃等言說便懷 妙,以不能發最極淨信故。更別以欲等行為信情欲取。 意,由貪行者貪富樂,聞說佛土七寶所成淨妙言論,發最極淨信等,非外欲境名為淨 者?下發生三因緣尋求四處所中,自生起所以。 初一因緣尋求四處,於利根人更作;下三因緣尋求四處所,於鈍根人更作。何以得知
論此中解無罪適悅相應云「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汙,極安穩住,熟道適悅相 論云「於四處所,以四因緣正尋求已,復於五處如應」等者,此下明安立中五門 論解癡中言「如說鈍根,癡 論驗行中云「若有貪行,彼聞為說淨 論驗三乘種姓中,不言聞三乘法而雨淚等者,此且據決定性人。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
② 行亦爾」者,即鈍根人為說麤法,勵力尋求,方能
③ 怖畏,說後邪授而不怖畏,如鈍根人,勵力方了。
① 妙言論,便發最極清淨愛樂」等者,此中
5
2
2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