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5 - 唯識藏_12
P. 155
界;所餘境界者,前二所顯差別。 。第十一、八地中。第十二、九地等三處是。第一、第二境界如前說處處位中平等境 界。第九、修道境界乃至七地中。第十、是七種地中世及出世道,如品類諸法得成故 何名決持?已知此法能持故。第七、修慧境界,依內依體得持故。第八、初地中見境 如前次第通達法界故,得行波羅蜜等諸法故。第五、聞慧境界。第六、思慧境界。云 九、相續境界;十、勝得境界;十一、生境界;十二、最勝境界。 界;四、能成境界;五、持境界;六、決持境界;七、定依止境界;八、通達境界; 切處同,無差別,是名有等修行。
此中,第一者、波羅蜜等諸法,如佛所安立。第二、法如如。第三、第四,此二 如是境界有十二。何者十二?一、安立法名境界;二、法性境界;三、所成就境 修行無上已說。何者境界無上?
中邊分別論卷下 品行及生界,最勝等應知。 持決定依止,通達及廣大, 安立及性界,所成能成就,
1
4
4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