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8 - 唯識藏_36
P. 108
皮回去請教師傅: 做木頭人的技術,然後離開老師,獨立為業。但學徒做的木頭人不會動,只好硬著頭 的心;當我們喜怒哀樂時,喜怒哀樂也成了我們的心。 「六塵緣影」罷了。當我們有感受時,感受是我們的心;當我們思想時,思想是我們 浮佛偈〉說:「心本無生因境有,前境若無心亦無。」一般人所認知的心,其實只是 些什麼?「心」在哪裡?把身體裡的血液、骨頭分解開來,能找到這顆心嗎?〈毗舍 付。 在繁忙的人際往來中陪著我們衝鋒陷陣,又在許多事情迎面而來之際,替我們周旋應 顆心,當前正在思維,時時刻刻都在感受,與我們關係最密切,影響也最大。它不僅 直追逐外在的這些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心也跟著忙碌不已。 ,我們知道身體觸碰到東西;因為有心,我們知道腦海出現
春秋時代,一個學徒跟著魯國著名的工匠公輸般(即魯班)學木工,私下又偷學 雖然這個心朝夕與我們為伴,可是當它靜下來反觀自照時,常不知道自己究竟忙 體會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前五識比較容易,心,無形無相,就不容易體會了。這
八識講話
9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