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3 - 唯識藏_附錄
P. 443
等七眾弟子之律儀、非律儀等,及受戒、守戒、犯戒、捨戒、羯磨等,予以詳細解說。 乘戒體、戒相,尤其對於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彌、沙彌尼、式叉摩那及優婆塞、優婆夷 無表章〉之文句,逐一闡釋。初以身語意三業說明表無表之定義,次即依此闡發大小 苑義林章》第十一章「表無表章」之注疏。「栖翫」,即精心鑽研之意。係摘錄〈表 」以下散佚,無由窺知注釋內容。 ,後釋正文,始自歸敬頌,依序闡述。然至原文第一門總斷障之「以煩惱障不障十地 分、正諫所說分、結說迴向分。首明智周《大乘入道次第》之由來,次解題名之所由 大英博物館藏
《表無表章栖翫記》 本書今收錄於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第八十五冊。 《大乘入道次第開決》 本書今收錄於《卍續藏經》第九十八冊、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第四十五冊。
著述部提要
S.2463 )。《大乘入道次第》之注釋書。內容分三門進行,即致敬述意
宋守千述。一卷。略稱《栖翫記》。係窺基大師《大乘法
唐曇曠撰。一卷。為西元一九
○
七年敦煌出土之殘本(
4
2
2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