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6 - 本緣藏_02
P. 116

可賞是人,我今必定捨命不悔。以是因緣,願諸眾生能一切施及得捨名。」   而得除怨,心則安隱,是故汝今應早為之。」即說偈言:  山林,非以畏故,但為愛護諸眾生耳。汝今自在,怨心未滅,我今來此,隨意屠割,  施。是故我來,欲捨身命。汝今當觀,若我此身命終入地,為何所益?我本所以逃入  求錢財;二者、以汝先募,若得我身將來此者,當重賞之;三者、我先誓願,當一切

              爾時,怨王聞是語已,從御座起,合掌敬禮一切施王,作如是言:「唯願大王還  「是故大王不應生瞋,若故瞋者,今得自在,幸可隨意,早見屠戮。先所開募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身四大成,王身亦復然,今若見瞋者,是則為自瞋。  生老病死賊,常來侵王身,何故於是中,返生親友想?  是身如行廁,無主無有我,於王有何怨,而常生瞋恚?  此身肉血成,骨髓肪膏腦,屎尿涕唾等,薄皮裹其上。  若瞋於怨憎,心不得寂靜,譬如病  因心著瞋恚,命終墮地獄,猶如惡毒箭,中則身命滅。  於怨生瞋恨,則自燋其心,譬如灰下火,猶能燒萬物。  菩薩本緣經卷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目者,不能見正色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111   112   113   114   115   116   117   118   119   120   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