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1 - 本緣藏_02
P. 191

會當歸死,樂少憂多。佛法為第一安,不可以塵勞之行、貪欲放逸之心而得立功德行  諸受難捨,與有共合,長為怨會,生死難斷。為人多眾事,憒鬧疾迷亂。身不堅固,  意難調,名色甚深,六入無厭,不斷諸習,當遇苦毒,痛痒不安。恩愛為根檔杻械,  著欲者,當墮苦痛。放逸行者,智士所離。愚癡為闇瞑,當於其中為作平等燈明。人  在於生死,為反邪行。凡夫之士多無反復,貪身自見,非是正行。為居家多瑕穢,習  其人歡喜。王太子德光聞嗟歎佛功德及法、比丘僧,欣喜如是。  譬如貧窮飢凍之人得伏匿寶藏,其人歡喜。譬如盲人得眼目,若如牢獄繫囚得解脫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於是國王太子德光念言:『如今聞佛威神,證明經法,眾僧具足,尊行無缺,  佛告賴吒和羅:「爾時,國王太子德光聞嗟歎佛功德及法、比丘僧,踊躍歡喜。
              佛說德光太子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譬若如蓮花,不著於泥水,正師子如是,無有與等者。』」  若得利無利,勤苦與安樂,嗟歎及誹謗,其心無增減。
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好」,底本作「色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好」。  ① 「玄」,底本作「懸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玄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186   187   188   189   190   191   192   193   194   195   1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