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7 - 本緣藏_02
P. 327
,慈、悲、喜、護,教諸眷屬悉令仁和,勿為眾惡,畢脫此身,得為人形,可受道教 本末如是,具足究竟,各獲所行。善惡不朽,如影隨形,嚮之應聲。」 是也。水牛之犢及諸梵志、仙人者,則清信士居家學者。其獼猴眾,則得害尼犍師。 王,常行忍辱,修四等心,慈、悲、喜、護,自致得佛。其餘水牛諸眷屬者,諸比丘
佛告諸比丘:「昔有兔王遊在山中,與群輩俱,飢食果蓏,渴飲泉水,行四等心 一時,佛遊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,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。 聞如是: 佛告諸比丘:「欲知爾時水牛王者,即我身是。為菩薩時,墮罪為水牛,為牛中 『罪惡不腐朽,殃熟乃遭患, 「於是樹神即復頌曰:
生經卷第四 罪惡已滿足,諸殃不爛壞。』」
佛說兔王經第三十一
3
0
0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