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2 - 本緣藏_02
P. 462
上時,入山清淨。我自尋隨與父母俱,供養隨意,不失時節。』 豈以子故,而絕本願?人在世間,無常百變,命非金石,對至無期,願如本意,宜及 天,言常含笑,不傷人意,行則應法,不妄傾邪。父母喜悅,無復憂愁。 不飲酒、不妄言、不綺語、不嫉妒、不咒詛、信道不疑,晝夜精進,奉事父母如人事 是菩薩壽盡,即下生為盲父母家作子。 或墮溝坑,或逢毒虫,所見枉害。若我壽終,為其作子,供養父母,終其年壽。』於 淨志,信樂空閑。菩薩念言:『此人發意,所學微妙,而兩目無所見,若入山中者,
「睒至山中,以蒲草為父母作屋,施作床蓐,不寒不熱,恒得時宜。適入山中一 「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國中諸貧窮者,便與父母俱共入山。 「父母報睒言:『子之孝順,天自知之,不違本誓,便共入山。』 「年過十歲,睒長跪白父母言:『本發大意,欲入深山,志求 「子年七歲,號字曰睒。睒至孝仁慈,奉行十善,不殺、不盜、不婬、不欺誑、 「父母歡喜,甚愛重之,本發大意,欲行入山,以生子故,便留樂世間。 「時有迦夷國,中有一長者孤無兒子,夫妻兩目皆盲,心願入山求無上慧,修清
佛說菩薩睒子經
① 空寂無上正真,
4
4
4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