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6 - 本緣藏_03
P. 156

而應允之。  」遂向孝武帝請求為譙王燒香三年,以報其供養之恩德,孝武帝聽後,悽然慘容,義  王,師答道:「古人不忘一飯之恩,譙王飯我十年,怎敢馬上忘卻譙王供養之德呢?  言談及軍事,明其純謹,更加禮遇。其後於閑談時,孝武帝聊戲問師,是否還思念譙  」。  宋言,心有愧歎,即日夜禮懺,得觀世音冥應,領悟宋言,廣演教法,世稱「摩訶衍  經》等,凡五十二部一三四卷。  鼓經》、《勝鬘經》、《楞伽經》、《過去現在因果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般泥洹  事譯經工作。先後於祇洹寺、東安寺、丹陽郡、辛寺等,譯出《雜阿含經》、《大法  人能與之對答。師受菩薩戒法後,寫信奉勸父母歸信正法,感化其父棄邪歸正。  先習小乘教法,博通三藏,為人慈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師弘道而不干預戎事,譙王兵敗,孝武帝檢視師與譙王來往十年之信札,查無片  師曾應譙王之邀請,居止荊州辛寺,譙王欲請師宣講《華嚴》等經,師自忖不擅  劉宋元嘉十二年(四三五年),師經由海路至廣州,文帝遣使迎入建康祇洹寺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說大意經題解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   156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