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3 - 本緣藏_03
P. 303

恐怖,欲求解脫,由是恐怖,遠離眷屬,住阿蘭若。  難得,於一切時而不自在,如是餘報,名相似果。一切菩薩分明知見如是因果,常生  身,名為第三正感之果;畢是罪已,來生人間,貧窮下賤,為佗所使,於諸財寶所求  ,無量千劫不聞漿水飲食之名,其咽如針,其腹如山,縱得飲食,隨變為火,如是苦  多時中,酬損佗財,如是眾苦,名為第二正感之果;受是罪已,生餓鬼中,困飢渴苦  苦,如是苦報,名為第一正感之果;從地獄出,受畜生身,身常勞苦,水草不足,經  生。於己財寶深生貪著,於佗財寶欲令損減,以是因緣,命終之後墮大地獄,受無量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或有菩薩以渴愛心而為恐怖,於諸未得一切財寶日夜追求,生渴愛故。或有菩  「或有菩薩以貪多財而為恐怖,自己財寶恒求積聚,而不受用,何況能施貧乏眾
            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能捨離貪欲心,住阿蘭若修梵行,必得超於生死苦,速入無為常樂宮。』  世間男女互貪求,皆由樂著諸色欲,人天由此被纏縛,墮墜三塗黑闇中。  一切凡夫亦如是,趣彼妙觸同狂象,恩愛纏綿不休息,死入地獄苦難量。  譬如白象居山澤,自在猶如師子王,欲心醉亂處昏迷,追尋母象生貪染。  世間凡夫亦如是,舌根耽味以資身,殺佗自活心不平,感得三塗極重苦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   3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