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3 - 本緣藏_05
P. 163

達初果,有的達第二果,有的達第三果,又有達阿羅漢果的。  把這與教義聯絡起來,說明四諦。於是那厭棄出家的比丘遂達初果,其他比丘則有的  地,得了贏利,然後回到自己的故鄉,施行施捨等善事,隨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。  ,給與藥品。其中有若干人得了救,但第一個喫的卻喪了命。菩薩平安地到達了目的  」把果實拿在手中站著。  、味所惑,誤以為是庵羅果,把果實摘來喫了。有的說:「須問了隊主,然後再喫。  、枝、葉、果以及形、色、香、味等等,都與庵羅果相像。有些人為其佳美的色、香  的。遇有向來未喫過的果實,須先問過我,然後再喫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道:「諸欲當享受時,雖覺快樂,但到了其所結的果成熟時,就會害人。」又  等正覺者的佛既講此過去之事,復唱出下面的偈語來:  菩薩來到他們的地方,叫手持果實者立刻丟去,已經喫下的,則叫他們嘔吐出來  從者們通過了那座森林,來到盡頭時,見有一株樹,樹枝因果實而下垂著,其幹
              本生經第九章            等於為熟果所誘惱,而去喫有毒果。  不知將來的災禍,恣縱諸欲者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