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5 - 本緣藏_06
P. 415
起,色極自熾,亦不時滅,猶如日光。塵煙俱起,大小樹木皆悉被燒,無有遺餘,猶 樹木互相切磨,便有火出,火漸熾盛,遂及山巖。諸生青青樹木,火悉焚燒,有鬱煙 ,永以不忘失,亦不永盡,猶如種少穀子,終身不忘失。 此偈: 世人民,欲使解脫。爾時,菩薩有如是慈心,一切智所因,皆是方便所起。於是便說 伏外道,無所罣礙,亦無塵垢,於異剎土現其道行,不為愛欲所染著,起方便意,為 智相應,今悉聞知。以智無懈倦,恭敬於師長,所願自在,若飢虛者,起大慈悲,降 志性不亂,所聞能持,耳持具足,亦不忘失,觀察其義,除去憍慢,有如是之業,與
昔者菩薩欲求無上道。時在一閑靜之處,有鸚鵡菩薩常處彼樹。爾時,有風吹彼 爾時,菩薩行恩之時,識其恩德,亦不忘失,便有是智慧,欲報其恩,造少功德 是時,菩薩多聞之時,所謂聞名者,自稱揚其德,最為第一息心,眾人所敬待,
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卷第一 最初受此法,有信於世尊,便生大智慧,除去諸結使。 彼聞若干響,其色無有變,牢固不久存,況我今日身。 彼意何可貪?苦惱無數變,有計吾我想,眠與死何異?
4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