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0 - 本緣藏_07
P. 250
)在西太原寺譯出。內容由序品第一,敘說佛在祇園,於中夜分,入佛莊嚴三昧,放 界品》、《佛頂最勝陀羅尼經》、《大乘廣五蘊論》等,於佛典漢譯貢獻良多。 。所譯經論包括《方廣大莊嚴經》、《大乘密嚴經》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(續)入法 就問師,遂補舊譯《華嚴》之不足。 及西京弘福寺從事譯經,至天后垂拱末,共譯出大乘經論十八部,計三十四卷。 年),帝敕令依準玄奘大師之例,安置別院,命名德十人助師於兩京之東、西太原寺
《方廣大莊嚴經》,凡十二卷二十七品。於垂拱元年(一說永淳二年,六八三年 師於垂拱三年(六八七年)示寂,世壽七十五,武后敕葬洛陽龍門香山。 師譯經深體唐言,善傳佛意,每進新經,賞賜豐厚,武后並親自製序,冠於經首 又睿宗文明(六八四年)中,賢首法藏法師慨歎《華嚴經》「闕而未備」,曾往 師志在利生,於高宗儀鳳(六七六|六七八年)初年至長安。永隆元年(六八
方廣大莊嚴經題解
三、內
容
2
3
3
6
6
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