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2 - 本緣藏_08
P. 252
法者,令彼調伏,田種若熟,輸其少分,以賞田主。如是田主受行戒行,安慰世間, 勿行偷盜,何故此時又亦作賊?』即集多人,共以責斷。 不自用,云何於他而行偷盜?從今之後,勿更盜米。』 生賊盜想,於他田種復行偷盜。 是故今者求此稻種,住於田野,廣施勤力,方得成熟。』 時成熟,其味甘美,充益肢體,壽量長遠。由是眾生貪愛增故,所有香稻亦沒不見。 善行,爾時林藤亦復不見。於是世間有自然香稻從地出生,其米香美,可長四指,依 。貪食少者,身相不減;貪食多者,身相損減。由此分別二相黑白,互相輕毀,行不 不見。由此非久,復生林藤,色相殊妙,其味甘善,亦如天食,充益肢體,壽命長遠 減;貪食多者,身相損減。由此分別二相黑白,互相
「復於彼時,於眾人中揀一具福德者,立為田主,均分田土,各令平等。有不依 「賊聞是言,猶不改過,復於後時又行偷盜。前人復見,而責之曰:『前已誡汝 「時有一人見是偷米,如是一遍、二遍,乃至三遍,而告言曰:『汝自有米,何 「雖生稻米,其米漸小,於是眾生貪著地利,廣占田野,競多種植,而行非法,
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
2
4
4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