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3 - 本緣藏_11
P. 293
深山中覺飢欲食,左右答言:『王朝去時,不被命勑令將廚宰,即時無食。』 害物故,三業清淨;清淨之道,即無漏業。世尊!憶念我昔遊行獦戲,忘將廚宰,於 然。何以故?人飲酒時,心則歡喜;歡喜心故,不起煩惱;無煩惱故,不行惱害;不 念戒,益增其福。先持五戒,今受十善,功德倍勝十善報也。」 不起惡業,歡喜心故,不起煩惱,善心因緣,受善果報。汝持五戒,何有失乎?飲酒 者、無漏。有漏善者,常受人天快樂果報;無漏善者,度生死苦涅槃果報。若人飲酒 有何惡哉?如是行者,乃應生福,無有罪也。夫人行善,凡有二種:一者、有漏;二 以故?得酒念戒,無放逸故,是故飲酒不行惡也。」 酒戒難持,畏得罪故。」 手,白天尊曰:「佛
時波斯匿王白言:「世尊!如佛所說,心歡喜時不起惡業,名有漏善者,是事不 佛言:「善哉!善哉!祇陀!汝今已得智慧方便。若世間人能如汝者,終身飲酒 祇陀白佛:「國中豪強時時相率,齎持酒食共相娛樂,以致歡樂,自無惡也。何 世尊告曰:「汝飲酒時,為何惡耶?」
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下
2
6
6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