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7 - 本緣藏_11
P. 87
戒斷欲,始能得度。 解脫,見其死屍或聞其名者亦可獲得解脫。佛陀就此事緣明示修行應依四聖諦法,守 自招苦殃。 等,說示持戒無欲之聖者雖因宿緣遭受毀謗,仍能安忍自在,不憂不亂,愚人貪嫉則 捕驅逐。佛陀因此為清信士須陀利、須達長者、清信女維閻、波私匿王及舍衛國人民 令人流轉於生死,不得解脫,惟有精進於正道,方能橫渡煩惱苦海。 乃得免難,往到佛所,為諸比丘講說本末。佛陀藉此因緣,為比丘弟子說示貪欲癡盲 丘以婬意繫念其美人,而欲殺害之。山神知此比丘無過,化作大豬身誘王離去,比丘 壞服之比丘,驚呼謂鬼。王拔劍近觀,得知是一比丘,心生瞋恚,不解實情,便謂比 桀貪王說法解憂。此中,大勝王即種稻梵志,鬱多童子
佛說義足經題解 摩竭梵志經:敘說摩竭梵志猝死,外道抬其死屍遊行街道,聲稱見摩竭者悉得 須陀利經:敘說梵志殺害女弟子好首,嫁禍於佛陀,最終事跡敗露,遭國王拘 優填王經:敘說優填王出遊到我跡山,其隨行美人在山中石間土室看見一長髮
6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