旨要概述如下: 至武昌。於時,吳國人士共請出經,譯為漢文,即今所傳之《法句經》。 ,出家修道,受學三藏,尤精通四阿含。後遊歷諸國,教化眾生。 火祀為最上之法。其後,師因親睹一天竺沙門神變,遂於佛法大生信樂,乃捨棄所學
《法句經》,凡二卷三十九品。全經由偈頌組成,旨在策勵學人精進向道。各品 吳大帝孫權黃武三年(西元二二四年),師攜梵本《曇鉢經》,偕竺將燄法師來 維祇難法師,三國吳譯經僧。生卒年均不詳。天竺人。師家中世代信奉異道,以
無常品:說明諸行無常,是興衰法,唯有佛言真實不虛,能度生死輪迴。 法句經題解
四、內 三、譯
容 者
3
9
9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