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9 - 本緣藏_16
P. 189
願,羅剎歡喜,得須陀洹道。 今受佛五戒,不復得食此小兒,請以小兒布施佛,為佛作給使。」佛為受之,說法咒 羅剎前,羅剎即持此小兒擎食至佛前,長跪白佛言:「國人相差次,以小兒為食,我 戒,為優婆塞。 化為塵,至久疲頓,然後降化,請佛入坐,頭面作禮。佛為說經,一心聽法,即受五 其宮內。 見其辛苦,便自說言:「因是小兒當度無數人。」便獨飛往至羅剎門,現變光相,照 小兒當先飼鬼王,賢者大小懊惱啼哭,遙向崛闍山,為佛作禮,悔過自責。佛以道眼
眾人見佛,莫不驚愕,怪是何神,此兒何福而獨救之?羅剎所食,奪還父母。 佛以小兒著鉢中,擎出宮門,還其父母,而告之曰:「快養小兒,勿復愁憂。」 使吏催食,奪兒將來,舉家啼哭隨道而來,觀者無數,為之悲哀。吏抱兒擎食著 羅剎見光,疑是異人,即出見佛,便起毒心,欲前噏佛,光刺其目,擔山吐火皆 三四千家正有一戶為佛弟子,居門精進,五戒不犯,隨民探籌,得第一籌。有一 國老共出,宣令人民皆共探籌,以此為次,家出一小兒,生用作食,飼羅剎王。
法句譬喻經卷第四
1
6
6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