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自作漏業,然後害他人,彼此相興害,如鳥墮羅網。 不怨而興怨,不謗而造業,愚迷受輪迴,今世及後世。 微細病難忍,利養最難離,供養心不動,天龍致禮拜。 苾芻說出家,三業應調伏,不邪命自活,心善常思惟。 當知是過失,利養為大怖,少智不審慮,苾芻應釋心。 自利多結怨,徒服三法衣,但望美飲食,不奉諸佛教。 其於諸飲食,依於他人得,而有惡法生,由利養憎嫉。 具足得三明,解脫獲無漏,寡智尟識人,無所憶念知。 謹慎常依戒,無貪智者讚,淨行正根力,應當自思惟。 苾芻不捨利,下劣中劣喜,一法應觀察,少智難得脫。 苾芻不捨利,如毒蛇同室,坐臥睡寐畏,皆由貪活命。 法集要頌經卷第二
怨家品第十四
2
1
1
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