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0 - 本緣藏_16
P. 290
證果,弟壽終墮作牛身,兄遂度之生忉利天。 供養三寶、行持六度、坐禪念定,以道化親,方為大孝。其後,兄出家作沙門,精勤 鳴精舍。弟愛家業,貪世榮華,嫌恨其兄棄家不顧,謂之不孝;兄則曉諭五戒十善、 ,曾作辦飲食供養道人,又聞法言,遂以方便度化,九十日後皆證羅漢。 竭盡,不能得達,便詣上座前,求作沙門。上座觀此五百貧人於惟衛佛時為賢家奴客 作此技藝,便以與之。有五百貧人欲得國王之金寶雜物,學習技藝,路過精舍,糧食 養五百婆羅門,作百種幢幡,每幢價值五百兩金,以此伎樂而娛樂之,並謂若有人能 洗浴,今生得生釋種,與佛同世,修證六通,曉示三寶為大福田。 不為烏,果熟烏死皆是因緣際會。以此譬喻人生無常,當奉持五戒
敘述舍衛國貧人欲布施一穗蒲桃與道人,然國王已於其前先請供養,所以貧人 敘述兄弟二人家財無量,父母亡故,兄好道誼,去家諮受道法,居近波利弗雞 敘述佛陀入滅後,有一國王供養六萬沙門,其最上座為阿羅漢;另一國國王供 敘說阿育王過去世以沙土至心奉佛,今生得為聖王;難陀於惟衛佛時供養眾僧 敘述一烏飛至果樹上,被熟落之果實砸死,樹神見之,嘆說烏來不求死,果墮 雜譬喻經題解
2
7
7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