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5 - 本緣藏_16
P. 435
分,待此人至,以果上之。」 地之行跡猶尚乃爾,況此人身,誠非世有。度是行人,必當來還,我當輟 足跡相輪如蓋,光色眾變亦無缺減,便住足邊,視之無厭,心自僥倖,亡悲亡喜,「 長者家就檀越請。佛適過去,人未至家,手持果投在佛處。從少及長未曾聞佛,見佛 不敢 復不可計龍神、人民得阿惟越致,復一切菩薩和薩皆發無上平等度意。 處恒為明,泥犁、薜荔、禽獸、六畜皆發大意,咸欲求佛。
答言:「守此無極尊跡,待留神人,冀其當還,欲以此果自歸上之,遲見光顏, 佛未周旋,人坐跡旁,悲思淚出,道路行者來問此人:「為持果坐此悲耶?」 䬽 昔有一人,年少貧苦,行詣他國,得一甘果,香美且大,世所希有,輒愛惜之, 佛為一切會者說經,不可計菩薩皆得阿惟顏住,復不可計天人得無所從生法忍,
舊雜譬喻經卷下 嘗,心念父母,欲以果與,即持果歸還耶離。時佛入城,與諸菩薩大弟子俱詣
① 「輟」,底本作「掇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輟」。
4
1
1
5
5
① 置父母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