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8 - 本緣藏_16
P. 448

得五百疋,是以為恨耳。」                之,以供微命。     示語後世之人不可不慎。

              天尊借以為喻,以受人身,六情完具,聰智辯達,當就明師,以求度世之道,神  此斧眾寶之英耳,地博不問多少,以斧著上,薪火燒之,盡成貴寶。  薩薄復言:「勿復遺恨,今與公千疋。」即便破券持去。  公便大啼哭言:「我不恨絹少。我愚癡,此斧長尺半,斫地已盡,餘有五寸,猶  薩薄復言:「嫌少當益,公何以不樂?與公五百疋。」  薩薄復言:「何以不見應和?與公二百疋。」公便悵然不樂。  薩薄復言:「與公絹百疋,何以不賣?」公謂調己,亦不應和。  老公言:「我仰此斧斫杖生活,不賣也。」  用斧欲盡,見外國治生大賈客,名曰薩薄,見斧識之,便問老公:「賣此斧不?」  昔有窮寒孤獨老公無以自業,遇市得一斧,是眾寶之英,而不識之,持行斫杖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育王譬喻經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43   444   445   446   447   448   449   450   451   452   4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