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 - 本緣藏_18
P. 26
,當時雖有過患,後必大益。 施;人身難得,既得人身,當常精勤;財錢難捨,故修小施,莫起輕想;善觀察所作 妙法,思惟得利;真善心者,不求自利;結使未斷,猶故成就;智者應為解脫而行布 信心供養;致力學問,雖毀戒行,以學問力,尋能得道;欲得莊嚴,勤修諸善;聽聞 如幻;善根成熟者,能樂深法,趣解脫處。 人得他毀罵,生隨順語,心不瞋恚;幻師以五陰身作種種戲,能令智者見即解悟諸法 ,獲得解脫;若身強健時,宜速作福德,若身遇重患,心應當修福,不必在形骸;賢 天;積財危難甚多,修布施法是乃堅牢,五家不侵,遠離八危;聞說正法能遠離纏縛 心,兩錢施少,心淨報大。 生厭惡,不起愛瞋;心無戀著,則一切能施,得大名稱,現世
卷七:收錄四則事緣,分別喻說利養害亂行道;俱得漏盡,教學方法不同;如來 卷六:收錄十則事緣,分別喻說有實功德者,堪受供養,無實功德者,不堪受人 卷五:收錄八則事緣,分別喻說親近善知識,俱得身心清淨;遇善知識能滅罪生
大莊嚴論經題解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