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2 - 本緣藏_18
P. 92
乞兒,福報資人,必至後世。」即說偈言: ,況復財寶象馬者乎?當設何方,令此珍寶得至後身?唯有施與沙門、婆羅門、貧窮 須財寶,然今珍寶及以象馬不可齎持至於後世。何以故?王今此身尚自不能至於後世
時有輔相聰慧知機,已知王意,而作是言:「王所說者,正是其理。若受後身必
王有眾營從,宮人諸婇女,臣佐及吏民,音樂等倡妓, 即是後有水,於中見面像,施戒慧業影,亦復彼中現。 信心以財物,供養父母師,沙門婆羅門,貧窮困厄者, 莊嚴形戒慧,後得可愛果,若作惡行者,後受報甚苦。 莊嚴則影好,垢穢則影醜,今身如面貌,後受形如影。 莊嚴面目者,臨水見勝好,好醜隨其面,影悉現水中。 欲詣楞伽城,又復無津梁,我今無方計,持寶至後世。 羅摩造草橋,得至楞伽城。吾今欲昇天,無有諸梯 昔者頂生王,將從諸軍眾,并象馬七寶,悉到於天上, 復作是思惟:當設何方便,得使諸珍寶,隨我至後世? 大莊嚴論經卷第三
隥
,
7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