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愛辭親 成就佛子出家(二)

割愛辭親 成就佛子出家(二)

  現在還要帶走比我生命還重要的兒子,怎麼忍心啊!太子成道之後,常說慈悲,應該是要安樂眾生,可是現在卻要分離別人母子。要知道世間上的痛苦,莫過於恩愛離別之苦,這那裡有慈悲呢?」
  目犍連以種種方便,種種因緣,反覆再三勸喻,耶輸陀羅都聽不進去,只好告辭,來到淨飯王的處所。淨飯王聽聞目犍連所說耶輸陀羅的狀況,對大夫人波闍波提說:「我的兒子派遣目犍連前來,要領羅睺羅隨佛出家入道,修學聖法,可是女人心性愚癡,不解佛法要義,執著恩愛之情,固執不肯放捨。勞煩你走一趟,前往勸諫,讓她心開意解。」
  於是波闍波提前往耶輸陀羅處,種種方便,反覆再三勸諫。耶輸陀羅仍然執意不聽,對波闍波提夫人說:「我在家的時候,有八國國王來求親,我的父母都沒答應,最後因釋迦太子才藝過人,才把我許配給他。如果太子不戀塵世,要出家學道,當時何苦娶我呢?世人娶妻生子,都是為了家族恩情,能夠相聚快樂,世代相承,子孫綿延。而且傳宗接代,才是世間正規的禮法。如今太子已經離去,現在又來要求羅睺羅出家,斷絕皇家的後嗣,這是什麼道理呢?」
  佛陀知道耶輸陀羅情執難捨,派遣化人在空中對耶輸陀羅說:「耶輸陀羅啊!你還記得過去世所發的誓願嗎?你我在過去世,我行菩薩道時,曾經用五百錢向你買五莖蓮華供養定光佛。當時你要求我,和你生生世世共為夫妻,我不答應,對你說過:『我修行菩薩道,累劫發願,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,布施一切。你如果能作到,隨我無悔布施,我就同你為夫妻。』你當時立下誓言,不違背我的誓願,為何如今捨不得羅睺羅,不讓他出家修學聖道呢?」
  耶輸陀羅聽聞後,憶起宿世的過去因緣,豁然開明,愛子之心自然止息,於是將目犍連請來,懺悔謝罪,親手將羅睺羅交付給目犍連。母子二人互相告別,涕淚交流。
  淨飯王為了安慰耶輸陀羅,召集國中豪族,每戶人家各出一個孩子,共有五十人,跟著羅睺羅前往舍衛國,追隨佛陀出家學道。佛陀讓阿難為羅睺羅及五十位王公貴族子剔頭,命舍利弗為他們的親教師,大目犍連為教授阿闍梨,傳授十戒法,成為沙彌。

出自佛光大藏經 本緣藏—節譯自《佛說未曾有因緣經》



佛光電子大藏經 經典故事    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 ©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