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7 - 唯識藏_03
P. 367

大乘密嚴經卷中      時寶髻菩薩,坐殊妙之座,向於金剛藏,而作如是言:  一切諸根境,有情之縛因,由慧得解脫,安樂而自在。  無相遍一切,三界皆清淨,聲色等眾相,名為三界法。  心境界非真,真為慧境界,遠離於眾相,慈悲之所行。  世間皆無相,相為所繫縛,無相為吉祥,相乃心境界。  佛子覺此法,其心無所畏,慧火焚諸患,即生密嚴國。  亦如幻化事,及乾闥婆城,但誑於愚夫,初無有真實。  於彼三界中,動與不動法,皆同於夢境,迷心之所現,  眾行如芭蕉,中無有堅實;是識如幻事,虛偽悉非真。  瓶衣妄想等,不實如陽燄;苦樂等諸受,方之水上泡;  汝等諸佛子,應當善觀察,世間諸動植,猶如水聚沫;  譬如風疾緣,惑亂見諸境,起屍無作者,世間法亦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大」,底本作「非」,今依據麗本改作「大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   362   363   364   365   366   367   368   369   370   371   3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