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7 - 唯識藏_03
P. 97

觀世自在!是名菩薩諸波羅蜜差別業,應知。」  ,一切生處得善果報,依彼如實修行諸波羅蜜不盡,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。  滿足、善清淨、善白淨修諸波羅蜜故;依無分別巧方便,速滿諸波羅蜜故;依迴向力  ,常至心行諸波羅蜜,不放逸故;不悕望報恩,攝取未來不放逸故;無諸過失,能善  那;隨聞如實修行成就。觀世自在!是名般若波羅蜜七種清淨,應知。」  第一義諦,於七種真如不分別,不戲論;一味多修行無量差別觀法:奢摩他、毗婆舍  義諦;如實能知三種:名相、生相、第一義相自體;如實能知世諦五明處;如實能知  般若力,如實能知三解脫義,謂空、無相、無願;如實能知三種:分別、他力、第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言:「觀世自在!此五種觀各有一 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!世尊!此五種觀,一一觀有何等業?」  「觀世自在!般若波羅蜜有七種清淨。何等為七?所謂離有無謗,中道般若;依
                深密解脫經卷第四
 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一」,底本作「五」,今依據金陵本《解深密經疏》卷三十二改作「一」。  ① 「去」,磧砂本作「法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業,應知。何等為五?所謂菩薩不著現報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