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5 - 唯識藏_09
P. 265

世。一九五八年,日本學者長尾雅人出版有關本論之梵、藏、漢索引,方便對照使用。  一九  三品為一。梵文本於一八九八年由法國學者烈維(  分,內容僅有二十一品,即合漢譯本之初二品及第十八品以後之供養、親近、梵住等  其他諸宗亦廣為採用。  職,為三果阿那含;佛地時,證無上菩提,即四果阿羅漢。後人稱此說為大乘四果,  時,生如來家,為初果須陀洹;八地時,蒙佛授記,為二果斯陀含;十地時,受如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○           本論除漢譯本外,另有藏譯本、梵文本及法文本。藏譯本將全書分為頌、釋兩部
                大乘莊嚴經論題解             七年校訂出版,內容亦僅二十一品。一九一一年,依據梵文本譯出之法文本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、現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、譯本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ylvain Lévi )於尼泊爾覓得,並於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1
   260   261   262   263   264   265   266   267   268   269   2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