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2 - 唯識藏_09
P. 262
華嚴經》,安樂教謂《涅槃經》,守護教謂《大集經》等。後人稱此為「波頗五教」。 樂、守護等五種。其中,四諦教謂《四阿含》,無相教謂《般若》等經,觀行教謂《 事譯經,所譯典籍包括《寶星陀羅尼經》、《般若燈論釋》、《大乘莊嚴經論》等。 壽六十九。師於大興善寺及勝光寺期間,與慧乘、慧賾、法琳、玄謨等碩德十九人從 年),攜帶經典抵達長安,住大興善寺;貞觀四年,移住勝光寺;貞觀七年示寂,世 伽陀國人,剎帝利種。師博通內外,精研大小,志遊四方。唐貞觀元年(西元六二七
據《華嚴經疏》載,師立有五教之判,攝佛陀一代時教為四諦、無相、觀行、安 波羅頗蜜多羅尊者,人稱「波頗三藏」,唐言作明知識、明友、光智。中印度摩
大乘莊嚴經論題解
四、內容 三、譯者
2
4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