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0 - 唯識藏_09
P. 300

地地勤方便,與彼彼相應故。  ;起異乘心故,以增善為功德。以福智為自性,以習諸度為出離,以地滿為究竟,由  。為求彼故,以勝欲為所乘;欲無上乘故,以大護為所住;住菩薩戒故,以受障為難  障難?何等功德?何等自性?何所出離?何處究竟?  ,謂前七地;三、報得發心,謂後三地;四、無障發心,謂如來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菩薩發心,以大悲為根,以利物為依止,以大乘法為所信,以種智為所緣  偈曰:  問:如此發心,以何為根?何所依止?何所信?何所緣?何所乘?何所住?何等  已說差別,次當廣釋。  釋曰:菩薩發心,依諸地有四種差別:一、信行發心,謂信行地;二、淨依發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福智與修度,及以地地滿,初根至後竟,隨次解應知。  大悲與利物,大法將種智,勝欲亦大護,受障及增善,  發心依諸地,差別有四種。  信行與淨依,報得及無障,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295   296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