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5 - 唯識藏_09
P. 305

人遠離退墮惡道畏。復次,由有善及增故,於樂常喜,由有悲及增故,於苦常喜,為  ,趣向寂滅,應知是人不得菩薩如是四樂。  便時;三、解義樂,謂解了大乘意時;四、證實樂,謂證人法無我時。若人棄捨眾生  廣說,應知。  是,示現八相成道,化眾生故。如此等及二十二譬,譬彼發心,如聖者《無盡慧經》  心亦如是,無生忍道自然而流,不作意故。譬如大雲,能成世界,方便相應發心亦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若菩薩初發大菩提心,爾時依無邊眾生即得善護,不作諸惡,為此故,是  已呵不發心,發心者應讚歎。偈曰:  釋曰:菩薩有四種樂:一、思利樂,謂思惟利益他時;二、得方樂,謂至得巧方  已說發心譬喻,次說不發心過失。偈曰:
              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    善增悲增故,樂喜苦亦喜。  最初發大心,善護無邊惡,  如是四時樂,趣寂則便捨。  思利及得方,解義亦證實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1
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   308   309   3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