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8 - 唯識藏_09
P. 588
恩,以精進行定慧,即得解脫故,後三度合名善行。 戒報恩。知作者,修忍報恩,菩薩愛忍,彼知而作,即是報恩。善行者,行餘三度報 脫;三、令斷諸障;四、與世間樂;五、與出世利。是名菩薩五種似和上業。 斷諸過;四、攝持以財;五、教授以法。菩薩五業亦爾:一、令滿二聚;二、令得解
已說眾生六種報恩,次說菩薩五種悕望。偈曰: 釋曰:如菩薩饒益眾生,眾生報菩薩恩亦如是。不著者,布施報恩。不犯者,持 已說菩薩七似饒益,次說眾生六種報恩。偈曰: 釋曰:譬如和上,於弟子作五種饒益業:一、度令出家;二、與其受戒;三、禁
大覺是五處,悕望有五種。 六增及六減,成生與進地, 如是修六度,是報菩薩恩。 不著及不犯,知作亦善行, 及與出世利,五業如和上。 令滿及令脫,斷障與世樂,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
5
7
7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