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35 - 唯識藏_09
P. 635
聞、緣覺於餘一切眾生為上,如來由此四事不共故,於彼上復上,故名最上。 ,由得者攝第二節六不共,由智者攝第三節三不共,由業者攝第四節三不共。一切聲 隨智慧行;十七、口業隨智慧行;十八、意業隨智慧行。此中,由行者攝初節六不共 知過去無著無礙;十四、智知未來無著無礙;十五、智知現在無著無礙;十六、身業 無減;九、念無減;十、慧無減;十一、解脫無減;十二、解脫知見無減;十三、智 三、念無失;四、無異想;五、無不定心;六、無不知已捨;七、欲無減;八、精進 具足故,此即大悲業;於一切眾生常起利益意,此是大悲自性。 起善根者令其得起,已起善根者令其增進。雖曰六時,而實一切時恒轉法輪,由大悲
偈曰: 釋曰:此偈禮如來不共勝功德。如來有十八不共法:一、身無失;二、口無失; 偈曰:
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 三身大菩提,一切種得故, 於一切二乘,最上我頂禮。 由行及由得,由智及由業,
6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