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4 - 唯識藏_36
P. 64
惡的「因」而言,無記性質的「果」是異類,故以「異類而熟」名之。 有異,但流入大海之後,純是一色一味。所謂「因有善惡,果是無記」,對於有善有 沒有接受熏習的可能,也就斷絕成聖成賢的希望了。好比江湖河海,鹹淡不同,清濁 惡因得苦果,但苦樂的果報是屬於非善非惡的無記性,否則惡者恆惡,善者恆善,就 緣起現行而生果,由種子輾轉變現為果報,就具有「變異」的特質了。 就它的外相和內涵而言,的確也有了變異。阿賴耶識也是如此,所含藏的種子一旦遇 ,樹上的椰子和地下的種子怎麼會一樣呢?」 人贓俱獲嗎?還說沒有?」小偷狡稱:「我摘的是樹上的椰子,你種的是地下的種子 論起來。小偷說:「我沒有偷他家的椰子!」主人指著他手上的椰子怒斥:「這不是 果不同,所以稱
樹上的椰子和地下的種子,一個是因,一個是果,雖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,但是 有一個小偷到別人的椰園偷採椰子,被主人逮個正著。小偷和主人在警察面前辯
⒉ 八識講話
異類而熟:指由因到果,類性不同。眾生造作諸善惡業因,雖然善因得樂果,
5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