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8 - 唯識藏_附錄
P. 428

別流通。  合一流通,題名為《八識規矩百法明門纂釋》,卷首並附有憨山大師像和讚,後方別  、憨山《百法論義》,以直述或問答方式補義闡述。又本疏初與《八識規矩頌纂釋》  順序解說,並舉《成唯識》及三家疏義輔助之,間有不足者,則依窺基《百法論解》  內?師謙而秘之」云云,足見成書後並未及時流通。  )所作,後敘寫於崇禎四年(一六三一年),且後敘中言「此希有之法,曷不公諸宇  起相、方遠題序、弟子程開裕後敘等四篇。其中,前三序皆為天啟二年(一六二二年  論》之宗趣,又取古今諸疏會通一貫,纂寫而成。首卷前附有憨山老人手批、學友劉  矩纂釋》,略稱《百法纂》。於天啟二年(西元一六二二年)成書。係據《百法明門

               《八識規矩補註》  本疏今收錄於《嘉興大藏經》第十九冊、《卍續藏經》第七十六冊。  除序文外,疏中先釋本論名稱、造論者、譯者,後方解釋正文。正文依五位百法  《大乘百法明門論纂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明普泰補註。二卷。略稱《八識補註》。成書於正德辛未年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廣益纂釋。一卷。又稱《百法明門論纂》、《百法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423   424   425   426   427   428   429   430   431   432   4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