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5 - 本緣藏_03
P. 265
以是因緣,應當厭離,發於無上大菩提心,出家修道,希成妙覺。」 善根,琰魔使者即是群賊,隨業受報,墮三惡道,不聞父母、三寶名字,喪失善根。 作是計時,有諸群賊為趁走鹿,到於窟前,見此貧人以金分配,遂捨其鹿,殺人取金。 干分金造立舍宅,若干分金為娶妻財,如是奴婢,如是象馬,隨心所欲,皆如其意。
爾時,如來重說偈言: 「愚癡凡夫亦復如是,深著世樂,不樂出離。深山石窟如世舍宅,伏藏金寶猶如
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四 校計未來無能捨,群賊因鹿到其前,是彼怨家會遇時,遂煞貧人取金去。 尋時分配真金寶,隨意所欲悉用之,或以造舍或妻財,奴婢象馬并車乘, 窟中往昔藏妙寶,已經久遠無人知,樵人得遇真金藏,心懷踊躍生希有。 眷屬乖離無所託,拾薪貨鬻以為常。往彼山中遇風雪,入於石窟而暫息, 是時其子違父命,廣縱愚癡多放逸,老母懷憂疾病身,又因惡子尋喪逝。 臨終告命諸親族,付囑家財與其子,教誨令存孝養心,當勤享祀無斷絕。 奴婢僕從及象馬,一切所須無不豐。於後長者身有病,舉世良醫皆拱手, 愛樂在家諸菩薩,觀於舍宅如寶藏。譬如長者有一子,其家大富饒財寶,
2
4
4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