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6 - 本緣藏_06
P. 66
?從癡行,便有識;緣識行,便有名字;從名字行,便有六入;緣六入行,便有更樂 為八直行。周而復始,苦、空、非常,無想無願。 品?一為四意止,二為四意斷,三為四神足,四為五根,五為五力,六為七覺意,七 如人沐浴淨潔,覆以白
「『我念世間貪愛嗜欲,墮生死苦,少能自覺,本從十二因緣起。何等為十二本 「以得定意,不捨大悲,智慧方便,究暢要妙,通三十七道品之行。何謂三十七 「於是菩薩安坐入定,棄苦樂意,無憂喜想,心不依善,亦不附惡,正在其中, 『發願阿僧祇,欲度五道人,今往滿本願,是故欲得草。 「菩薩以偈答言:
言我肌骨枯,不動會當成,過佛得道時,皆悉出一心。』 菩薩作三要,正 即持草灑地,齊正如所言,菩薩便坐上,一切蒙其恩。 人與把亂草,便持向樹王,世間意皆亂,我當正其志。 吉祥哀樂聲,八部真音響,超越過梵天,今用芻草為?』 修行本起經卷下
褺
,中外俱淨,表裏無垢,喘息自滅,寂然無變,成四禪行。 ① 坐及其樹,若我不得道,終不離三誓。
5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