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3 - 本緣藏_07
P. 143
,今坐樹下,當共供養。其忍辱力,釋梵知之,忽然安隱,悉斷一切塵勞結縛,若有 能睹。今尊身相甚妙,莊嚴其身三十有二,言辭柔和,清淨無垢,音聲雅妙過踰梵天 菩薩,大千世界之法主也。天帝釋梵、日月天王詣江水邊,皆往奉迎。 十方佛前。』在梵天宮,梵天聞之六年苦行,今詣佛樹,皆共善心,當懷悅豫,供養 往供養之,所修令吉,以能歸命,無有恐懼,終無所畏,無八難患,生天上、人間、 皆修道跡,慈、悲、喜、護、禪定、神通,從千劫來奉行大道,今詣佛樹,吾等當共 志大乘亦入此路。其夜,菩薩當成佛時,千梵天王告梵天眾:『其福功德顯燿清淨, 玉女鼓天之樂。」 ,八萬玉女各持供養,名香木蜜、諸雜琦異,執金香
* 「在億載佛國,皆心念之:『今詣佛樹下,當降伏魔,無能見頂,上至梵天亦無 佛言:「如是,比丘!菩薩欲詣佛樹下時,嚴治道路,巍巍如是。至江水邊,諸
普曜經卷第五
① 「校」,底本作「珓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校」。
1
2
2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