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0 - 本緣藏_13
P. 460
焰為譯。將焰雖善天竺語,未備曉漢,其所傳言,或得梵語,或以義出,音近 ,實得其體,斯已難繼,後之傳者,雖不能密,猶常貴其實 天書,語為天語,名物不同,傳實不易。唯昔藍調安侯 使其渾。惟佛難值,其文難聞。又諸佛興,皆在天竺,天竺言語與漢異音,云其書為 ,條別為品,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,無所適名,故曰法句。 」,處佛所在,究暢其說。是後五部,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、六句之偈,比次其義 ,總括其要,別為數部。四部阿含,佛去世後,阿難所傳,卷無大小,皆稱「聞如是 末,布在諸經。 偈,或七百偈及五百偈。偈者,結語,猶詩頌也,是佛見事而作,非一時言,各有本
④ ,僕
始者維祇難出自天竺,以黃武三年來適武昌,僕從受此五百偈本,請其同道竺將 諸經為法言。法句者,由法言也。近世葛氏傳七百偈,偈義致深,譯人出之,頗 佛一切智,厥性大仁,愍傷天下,出興于世,開顯道義,所以解人,凡十二部經 曇鉢偈者,眾經之要義。曇之言法,鉢者句也。而《法句經》別有數部,有九百
法句經卷上
⑤ 初嫌
⑥ 其為辭不雅,維祇難曰:「佛言:『依其義,不用飾,取其法,不以
① 世高、都尉、佛調譯梵為秦
② ,粗得大趣。
4
3
3
6
6
③ 質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