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0 - 本緣藏_16
P. 220
念說如念三,諦說如諦四。是以言語者,必使心無患, 義說如法說,所語言柔軟。善說賢聖教,法說如法二, 聖賢解不然,如彼愚得解。苾芻挹損意,不躁言得忠, 從善得解脫,為惡不得解,善解者為賢,是為脫惡趣, 竹蘆生實乾,還害其自軀,若吐言當善,不演惡法教。 以失今良會,更立誓願求,終不見聖諦,況欲見究竟。 若倚內寶藏,依賢聖活命,愚者墮惡道,猶願邪見作。 無道墮惡道,自增地獄苦,遠愚修忍意,念諦則無犯。 百千尼羅浮,三十六五獄 爭為微少利,如掩失財寶,從彼致鬥諍,合意向惡道。 譽惡惡還譽,是二俱為惡,好以口快鬥,彼後皆無安。 說法自悅人,口出無量義,使我懷妊身,不慚此儀式。 恒懷暴惡人,斧在口中出,所以自
① ,誹謗賢聖者,口意發惡願。
2
0
0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