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3 - 本緣藏_16
P. 273
法集要頌經卷第四 以得等解脫,苾芻息意快,一切諸結盡,無復有塵勞。 修於諸善法,獲致安隱處。息 修行於慈心,後受無極樂。若以踊躍意,歡喜不懈怠, 盡當為一切,賢聖福稱上。普慈於一切,愍念眾生類, 慈心為眾生,彼無有怨恨。慈心為一人,便護諸善本, 心心自平等,獨樂於曠野。不以能害心,盡為一切人, 有施於一切,終不離其樂。一龍出眾龍,龍中六牙者, 盡漏無有漏,於世取滅度。當自護其意,若犛牛護尾, 心念七覺意,等意不差違,當捨愚惑意,樂於不起忍, 觀身如聚沫,如陽焰野馬,以慧與魔戰,守勝勿復失。 觀身如空瓶,安心如丘城,以慧與魔戰,守勝勿復失。 智者如是觀,念者專為行,咄嗟意無著,惟佛能滅此。
① 「息」,底本作「自」,今依據麗本《出曜經》卷二十八〈心意品〉改作「息」。
① 則致歡喜,身口意相應,
2
5
5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