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2 - 本緣藏_18
P. 162
,我觀彼心,故作是說。此檀越為五欲樂及財寶、畜生。」即說偈言: 乏少。」 !檀越!汝今所設供養極是時施,色、香、美味皆悉具足,極為清淨,三惡道中無所 會?乃知此會為財利故。爾時,上座為此檀越說三惡道苦,而作是言:「善哉!善哉 耐心說法。」 樂。是故智者應為解脫而行布施。
時僧上座語彼道人:「子!我雖年老,倒錯說法,然此檀越不習於戒,結使所使 時知識道人語上座言:「何以為他咒願三惡道中都無所乏?」 是時,上座已得三明六通,具八解脫,善知他心,深觀察之:為何事故,而設此 有一檀越詣僧房設會,檀越知識道人語上座言:「今日檀越飲食精細,好為檀越 我昔曾聞: 復次,施為解脫,不為財物。若為財物,不名為施。若為解脫,則得無生及涅槃
憍慢越法度,盲冥愚凡夫,以越法度故,則墮三惡趣。 施者所生處,財寶極廣大,以恃財寶故,能令起憍慢。 大莊嚴論經卷第六
1
4
4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