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8 - 本緣藏_18
P. 378
。」 即吐,而作是言:「出家之人,種種雜姓,我等今者食其殘食,食已吐棄,然後除過 後乃食,餘者分張與所親愛。 傭國主供養眾僧,手自行食,眾僧食已,遣人斂草上殘食,持詣宮中,向食作禮,然
時附傭主聞是事已,作如是言:「此二嬰愚,極為無知。」即說偈言: 食彼殘食,能破我患,是故先取食之,授與二王子。王子食已,心惡賤故,出外 花氏城中有二王子,逃走歸投末投羅國。時彼國中有一內官,字拔羅婆若,為附 我昔曾聞: 復次,善分別敬功德,不期於門族。 諸婆羅門聞是語時,多有外道即時出家。
餘食牟尼觸,應當頂戴敬,手捉殘食已,水洗已除過。 佛法觀察食,外道都悉無,沙門觀察食,能除煩惱障。 得此餘食者,智者除過患,彼生疑譏嫌,是名為嬰愚。 果報方在後。 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
3
5
5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