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 - 唯識藏_27
P. 13

他師淆雜、詳前略後、顛倒錯簡、章段殘蝕、倭本惡劣。  疏:四利即無經有論利、唐疏存在利、直敘易入利、此學條理利,六障即體例頓變、  無先生,於民國八年重新整理之內容為主。先生並於序文中,以「四利六障」總評本  斯疏第五已降,文間繁亂,且有非疏主手筆者」。金陵本則以近代唯識學大家歐陽竟  。《卍續》於卷五中有注云「已下體例頓變,故分節不得同前」,卷末又有附記云「  部分,廣引諸典,梳理其壅塞,闡明其精要,使令開發顯露,清淨無翳。分六門進行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疏今收錄於日版《卍續藏經》第七十四冊(十卷)、金陵刻經處本(三十卷)              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》,凡三十卷。係依安慧菩薩所造之《雜集》,擇其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題解                 解本文:依三科次第敷演,即揉前歸敘分、參述本文分、釋名彰意分。  釋題目:逐一解釋「大乘」、「阿毗達磨」、「雜」、「集」、「論」之所由。  顯宗旨:依蘊、界、處三科為宗,並以本事、抉擇二分闡釋宗趣。  彰體性:依四門出體,即攝相歸性、攝餘從識、攝假隨實、性用別論。  論興所為:為令正法久住,利樂諸有情。  教起所因:為令菩薩種性趣大菩提,作大饒益;二乘種性依自根性,證自乘果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