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 - 唯識藏_2
P. 16

稱此經為《二生經》。  行的典籍,得以再傳於世。又因其所書之《楞伽》,乃前生與今生分別完成,時人遂  卷,恍然悟其前生所書,遂將後二卷寫齊,使得這部在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後隱而不  偈。足見本經於當時之備受推崇,未可言喻。其重要影響列舉如下:  ,遂留下「求師治此病,惟勸讀楞伽」、「人間此病治無藥,惟有楞伽四卷經」等詩  心、意、意識與習氣,滅除能取及所取,即得涅槃解脫。  字,以妄想從虛妄分別中來,虛妄分別又從不了唯心所生,若能如實了知,從此捨離  中漸入自心,層層引入自覺聖智事中。論其旨,則知本經所明,始終不離「妄想」二  食肉之過失與功德。故知本經所述,先以百八句直示佛心,後於大慧菩薩與佛之問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           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先生曾請江州智常禪師為其醫治煩惱病,禪師只勸讀《楞伽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宋仁宗慶曆八年,張方平任滁州太守時,於琅琊寺一僧舍偶見《楞伽》前二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題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、重要影響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