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 - 唯識藏_04
P. 36
大乘五蘊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 本十支。此乃本論在佛教思想史上一大貢獻與影響。十支名目如下: 化,成立新因明學,而以七事解釋因明者,稱為古因明學。 教論》中關於因明的討論,多引自本論,無所更動。後來的陳那論師據此予以整合簡 七事即:論體、論所依、論處所、論莊嚴、論墮負、論出離、論多所作法。《顯揚聖 見而來。 境相的說法,諸經論中不見其名目,乃玄奘大師依本論卷七十二之本性相與影像相創 識學說得以完整建立。
名
稱 據《成唯識論了義燈》載,瑜伽行派有十支末論,皆受本論影響所造,稱為一 本論〈聞所成地〉以七事解釋因明,為現存佛教文獻中因明一詞最早出現者。 據《成唯識論學記》載,唯識宗以三類境(性境、獨影境、帶質境)分析一切 瑜伽師地論題解
粗釋體義論 略陳名數論
又
稱
世親造 世親造
作
者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