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1 - 唯識藏_09
P. 451
即是菩薩煖位,此位名明,如《佛灰河經》中所說明,此明名見法忍。 世間法,皆得具足。 者,為滿為淨一切種法身,常作如是五因故。 。圓明者,圓解一切種空離分數故。見相者,見無分別相為後清淨因故。滿淨諸法身 見相。融習者,一一剎那消融一切習氣聚故。身倚者,修習輕安遍滿身故,心倚亦爾
釋曰:此菩薩初得定心,離於意言,不見自相、總相一切諸義,唯見意言。此見 如是得稱揚已,次起通達分善根。偈曰: 此中,應知五種功德,前三是奢摩他分,後二是毗鉢舍那分。菩薩於此時中,於 答:十地時滿,佛地時淨。 問:何時滿?何時淨? 釋曰:五功德者:一者、融習;二者、身倚;三者、心倚;四者、圓明;五者、
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 唯見意言故,不見一切義。 爾時此菩薩,次第得定心, 圓明與見相,滿淨諸法身。
4
3
3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