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行呵責,由智慧梵行人如法治罰故;六者、十方人呵責,惡名流出故。 由失利養故;三者、天呵責,由失擁護故;四者、大師呵責,由大師所捨故;五者、 、尸羅害,謂俱苦思作。
釋曰:此偈顯示後得三種過失:一者、墮難,由此惡業,得後世惡報故;二者、 偈曰: 釋曰:此偈顯示得六種呵責過失:一者、自呵責,由有憂悔故;二者、他呵責, 偈曰: 釋曰:此偈顯示三害過失:一、自害,謂自苦思作;二、他害,謂他苦思作;三
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九 心數亦苦得,復此三過生。 後身諸難墮,梵住今亦退, 治罰并惡名,如是六呵責。 有悔亦失利,失護及師捨, 自害亦害彼,及以尸羅害。 如是諸煩惱,起則有三害,
4
9
9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