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0 - 唯識藏_09
P. 620

第五、第六地中,慧身清淨;後四地及佛地,解脫身、解脫知見身清淨,由離五障故  門成熟,為第四果。  ,得無相無功用住,為第二果;依第九地,得成熟眾生,為第三果;依第十地,得二  地建立增上慧學。  。然第四地中菩提分慧增上,第五地中諦觀慧增上,第六地中緣起觀慧增上,故此三  二、緣起,謂逆順觀十二因緣。此二境亦在第二、第三地中,是故彼地亦增上慧建立  三地學增上心,第四、第五、第六地學增上慧。慧有二境:一、法實,謂苦等四諦;

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初地見性,如前解;第二地中,戒身清淨;第三地中,定身清淨;第四、  已說隨地修學及學果,次說菩薩隨地修習無流五陰。偈曰:  隨次依後四,得果有四種者,依第七地,得無相有功用住,為第一果;依第八地  釋曰:隨次依前六,見性修三學者,菩薩於初地通達真如,第二地學增上戒,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餘地淨餘二,遠離五障故。  見性淨三身,亦在前六地,                  隨次依後四,得果有四種。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615   616   617   618   619   620   621   622   623   624   6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