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6 - 唯識藏_10
P. 76
處常恒凝住不變壞法,我、我所等非有。由此理,彼皆是空。於何處,誰餘有?即此 理,如實知有:是名善入空性。如實知者,不顛倒義。於何處,誰非有?於薀、界、 由無常故苦,非一切行。」 若無常者,即是苦。」又於無常諸行中,有生等苦可了知者,如來依此密意說言:「 有受,我說皆苦。」又於生滅二法所隨諸行中,有生等八苦性可了知,故佛說言:「 性可了知故。即依此義,薄伽梵說:「諸行無常,諸行變壞。」又依此義言:「諸所 無常為緣,苦苦性可了知故;滅分無常為緣,壞苦性可了知故;俱分無常為緣,行苦 ?謂順生受業、順後受業俱盡故死。 何福盡?謂非時死,即非福死。以彼有情貪著定味,福力減盡,因此命終。云何業盡 劫數顯色、無色界諸天壽量。
何等空相?謂若於是處,此非有,由此理,正觀為空;若於是處,餘是有,由此 何故經說「若無常者,即是苦」耶?由三 何等苦相?謂或三苦,或八苦,或六苦,廣說如前,是名苦相。 如說以壽盡故,福盡故,業盡故,彼彼有情從彼彼處沒。云何壽盡?謂時死。云
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
① 分無常為緣,苦相可了知故。謂生分
6
4
4